Youth Union 青年聯社

星期六, 3月 25, 2006

青年運動求戀期


梁靜珊 青年聯社

青年議會的發展背景自沙田青年議會於1990年正式成立及運作,是全港首個成立的地區青年議會。觀塘青年議會其後於1994年成立,而大埔青年議會、荃灣青年議會及西貢青年地區議會相繼於1998、2000及2001年成立。

而我就是由第一屆的西貢青年地區議會,參與到第三屆,為何會這樣堅持呢?當然不是空閒著,沒有東西做,而去參與啦﹗或多或少都有理想與抱負,這些年來,青年發聲還是進展得初步階段,青年還未能意識到自己需要發聲,需要就著各種不用事物提出看法;而青年在政府架構內,只是與市民同屬均一等,政府亦鮮有就著青年相關議題,向青年作諮詢。這種局面,正是你不問,我不語。


回顧起由19歲參與到24歲,19歲參與第一屆西貢青年地區議會、20歲參與地區青年團體:青年網絡、21歲與志同道合青年創辦:青年聯社、22歲走入社運圈子、23歲再加入第二屆西貢青年地區議會、24歲還可繼續加入第三屆西貢青年地區議會。這些年來所花的時間數上也不少,但是成效真是強差人意。在當初辦團體組織時,內鬥的情況真的日日新鮮,日日金﹗自從走入社運圈子後,眼光擴闊了,有感還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等著要去幹,為何還要糾纏在人事當中,倒不如在餘下青年時光中,為青年運動付出多一點。

為何要說將餘下青年時光,為青年運動付出多一點呢?因為時間真是流逝得很快,若以青年事務委員會的青年約章內厘定青年年齡時,我便快超齡了﹗時常有種說法,難道過了25歲便不是青年嗎?是的,過了25歲不等於你不再年青,而是因為有些角度已經不再青年,不再單一出發,會考慮更多層面的東西,會變得圓滑了,故此像是與普遍青年脫節了。

在青年運動中感到可惜的,要算是青年發聲還是在起初階段,青年人的自我身份認同亦不強烈,使到青年運動每況月下。縱使零三七一後,青年要發聲這股推動浪潮,啟發了不同青年走出自己圈子,踏上抗爭路途,但這個後續卻又開始沉沒。他們遇到難以浸入的領域:學校、青年中心。以上兩個地方,主要是聚集青年的地方,同樣地亦是削減青年團結的地方。因為學校及青年中心同樣地先政治審查各地區青年團體,盡期所能去政治化,通稱「立場中立」,若用「政治潔癖」來形容,應較為貼切。若轉移地點在街頭時,將會與一般議員在街站站立無異,人流都是刷身而過。

在青年運動中也有低潮期,由零三至零六期間,看見身邊為組織青年團體的青年人,一個又一個解散,步入社會運動界的圈子內,或以另一身份斷續走民主路。在現在資訊科技年代,著重個體,不需組織,而跟著青年聯社的思維,以著重組織性的團體,是否已經過時呢?並不,反而在組織上困難重重,如強調鼓勵青年發聲及參務社會事務的學校及青年中心,又以「政治潔癖」為由,將各黨各派拋出這圈子,只強調培訓青年,用盡制度來鉗製政黨背景人仕加入。這令青年發聲平台,都只能維持每屆約二十人。「政治潔癖」會否反令青年眼光得不到擴闊呢? 這樣一來,莫說組織,連認識也困難﹗


青年發聲如何走出困局呢?唯一方法是,成立更多以獨立組織身份的青年團體。這樣既能令「政治潔癖」機構安心繼續培訓青年發聲,又能令青年自我團結起來。但這場組織運動,不知會在何時能體現出來﹗現在的我,只想在這青年運動中盡量留下足跡,印記在歷史當中﹗

運用在第三屆西貢青年地區議會的身份,盡力在架構上增添更多原素,好便後繼者青年能易於走這條青年運動之路﹗


星期五, 3月 24, 2006

蘋果論壇:請耹聽青年人的聲音


蘋果論壇/讀者來函E11
蘋果日報
江貴生2004-10-23
讀者來函
請聆聽青年人的聲音

將軍澳是新市鎮,區內的娛樂場所就只有一所戲院(新都城二期)及一所桌球室(康盛花園),相比起沙田,將軍澳的娛樂場所確實嚴重不足。有商戶入紙申請於將軍澳醫院附近開設遊戲機室,但遭區議員聯同家長聯會及某學校聯署反對,結果該申請被否決。

整個入紙申請過程?,有來自議員、家長、學校、社區人士的反對聲音,但卻欠缺青年的聲音。青年是最常享用娛樂場所的一群,但為何這個社區卻沒有詢問青年的意見呢?

政府制訂政策時,有關部門會展開諮詢期,讓公眾或有關人士能發表意見,又或者於議會內提出,透過議會機制影響政策內容。大家都有平等參與制訂社會政策的機會,但為何青年人沒有這種機會呢?香港實行代議政制,但代議政制卻沒有把青年都「代」進去;政府各部門卻沒有系統化地聆聽青年的聲音,接納青年的意見;大眾亦對青年的聲音持保守態度,造成青年群體長期被忽略,最後就只剩下以「我覺得你有某需要所以我建立某制度」的家長式邏輯制訂的青年政策,和大眾對青年人的家長式心態。

社會的期望往往與青年人的期望有所不同,希望社會大眾能認真聆聽並嘗試接納青年人的意見和聲音,更希望政府能開放渠道,讓青年人能發揮他們應有的影響力。

西貢區青年聯社 江貴生

星期四, 3月 23, 2006

蘋果論壇:鼓勵青年發聲

蘋果論壇/讀者來函E07
蘋果日報
江貴生2005-01-29
讀者來函

鼓勵青年發聲

約兩個月前政府宣布將成立「青年論壇」以聽取青年聲音,並由青年事務委員會全力推動。身為青年人的我反覺憂心忡忡,因為我認為此時推行官方發聲團體,是弊多於利。

現今的青年政策及青年論述都傾向個人化,時常強調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,但卻鮮有提及「青年需要組織起來、團結就是力量」等觀點,甚至將鼓動青年組織的社會工作者邊緣化,說他們不應「搞政治」。

過往有很多事件與青年人有密切關係,例如校本條例、教育改革、教育削資問題、青少年服務綜合化、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等;輿論多傾向判斷事件對錯,並舉出各界人士對事件之不同角度去延續討論。

青年呢?只成為被討論及被判斷的對象。而青年聲音於討論開始時已被淡化。結果,青年大多繼續於充滿批判的環境中,繼續默不作聲的埋頭苦幹,把批判及責罵的聲音視作當然。

誠然社會在這個時候提出「鼓勵青年發聲」是好開始,但只透過官方成立的「青年論壇」去鼓動青年發聲,實在非常不足。實際上,現時青年事務委員會及各青年機構都密鑼緊鼓的籌備成立青年論壇,可惜政府從未向全港青年作大型宣傳,可能很多青年連「青年論壇」的存在都未必知道。

要切實地鼓動青年發聲及參與,政府除了成立青年論壇外,還要開放與青年溝通的渠道,透過諮詢會、會議、小組討論等不同形式,和青年人就青年議題交換意見,並認真考慮。不要以「我覺得你需要所以你需要」的大家長式心態去制訂青年政策。

身為青年的我們,不應倚靠「青年論壇」去「代表」我們發聲。我們應自發團結,為了爭取我們的權益和位置而站起來。

我們可以成立自發青年組織、發起問卷或討論會去集結青年聲音,讓沉寂已久的青年運動再次活躍起來。

西貢區青年聯社主席 江貴生